通常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對於外匯投資市場中,各類型資產的價格走向均會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所以在進行基本面的分析時,外匯投資人都應該特別關注央行對於未來經濟的預期以及對於貨幣政策的態度,本文就將分享關於央行貨幣政策的目標、工具以及對外匯市場所造成的影響。
通常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對於外匯投資市場中,各類型資產的價格走向均會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所以在進行基本面的分析時,外匯投資人都應該特別關注央行對於未來經濟的預期以及對於貨幣政策的態度,而為使投資人對於央行貨幣政策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下就將分享有關央行貨幣政策的目標、工具以及對外匯市場所造成的影響。
中央銀行的目標
中央銀行的主要職能是制定及實施貨幣相關政策,從而達到多項預期的經濟目標,例如維持物價的穩定,支持勞動力市場達到全面就業和促進經濟的長足發展。除此之外,央行也需要負責貨幣的發行和流通,並為貨幣的支付和結算提供額外保障。另外,央行還需監管銀行及各類的金融機構,以維護金融系統的安全。
貨幣政策工具
中央銀行主要通過存款準備金比率、再貼現率和公開市場操作等三項工具來調整貨幣政策,以下就分別針對這三項工具來進行說明。
│存款準備金比率
金融機構需按規定將客戶部分的存款儲存於中央銀行,這部分的資金就被稱爲「存款準備金」,而存款準備金比率即為上繳資金佔其存款總額的最低比例。由於存款準備金不能用於放貸,所以當央行提高存款準備金比率時,銀行的放貸能力就會降低,並減少貨幣的供給量;反之,當央行降低存款準備金比率時,銀行能夠用於放貸的金額就會有所提升,這也使得能夠增加貨幣的供給量。
│再貼現率
央行是商業銀行的最後貸款人,銀行倘若缺乏流動資金的時候,就可以通過央行的貼現窗口進行再貼現,而再貼現率就可以視爲銀行需要支付的借貸利率。另外,央行調高再貼現率的話,銀行可能因為借貸成本的提升而減少向央行進行借貸,此時貨幣的供給量會因而下滑;反之如果再貼現率被下調,銀行可能像央行借入更多的貸款,從而增加貨幣的供給量。
│公開市場操作
公開市場操作是指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進行債券的買賣,以調節基礎貨幣的數量和貨幣的供應量。如果央行在市場賣出債券,銀行的部分資金會回收至央行,這就會導致貨幣供應量的減少,並使得短期利率的上漲;而如果央行有意增加貨幣供應量和降低短期利率,則會在市場進行買入債券的操作。
公開市場操作是目前大部分已開發國家的央行,如美聯儲、歐洲央行等最常使用的貨幣政策工具,而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金融體系因為較為落後,政府債券的數量和流通性有限,所以要透過公開市場操作來控制貨幣供應量的效率不高。
寬鬆及緊縮政策
中央銀行可以使用上述的貨幣政策工具進行兩個方向的操作,一個方向是寬鬆貨幣政策,相對應的另一方向則是緊縮貨幣政策。寬鬆貨幣政策往往會在經濟停滯和衰退時使用,央行會下調存款準備金比率、再貼現率或者在公開市場買進債券,而這樣的措施會增加貨幣供給量並能降低利率,從而刺激個人及企業進行投資和消費。
另一方面,一旦通貨膨脹過高或經濟過熱,央行就會採取緊縮貨幣政策,將存款準備金比率和再貼現率調高,或者在公開市場賣出債券,貨幣供給量會因此減少,利率也會上升,最終能有效抑制消費和投資,令通貨膨脹和經濟冷卻下來。
對於認識和掌握央行的政策是外匯投資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些知識也有助於投資人對市場的走勢作出更全面的評估。往後我們也將針對不同投資觀念或技巧進行分享,讀者若有任何疑問或建議,也都歡迎隨時不吝給予我們指教。